
深圳海关三个月调研为企业换来一年半缓冲期----一个建议惠及四十亿元产业
《国门时报》4月11日讯 经过3个月持续跟进和积极应对,以色列方面近期接受了我方关于其强制性标准《SI 62368音频视频、信息和通信技术设备第1部分-安 全要求》实施的评议意见,将该强制性标准生效日期推迟至2020年12月20日。这为我国企业对照标准设计整改、重新测试和产品切换赢得了时间,惠及全国约40亿元信息通信产业(ICT)设备出口。
不断升级的国际标准
说起以色列此次修订的强制性标准,就不得不提国际电工委员会(IEC)2014年发布的《IEC 62368音频视频、信息和通信技术设备第1部分-安全要求》(以下简称IEC 62368-1:2014)。该标准引入“防止潜在危险的安全工程”全新概念,采用疼痛和伤害模型,根据能量的危险性,将能量源对人体和易燃材料的影响进行分级管理。以色列修订标准的依据正是IEC 62368-1:2014。
IEC 62368-1:2014出台后,立即在全球范围引起广泛关注。业界普遍认为,该安全标准是基于能量的量化和应用,使相关产品安全检测标准由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预防,是未来各国制定相关安全标准的风向标。这也是我国计算机、电视机等ICT设备进入国际市场的合规基础,成为近年来我国ICT出口企业尤为关注的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之一。
对于IEC 62368-1:2014,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启动了本国标准修订工作,欧盟CE、美国UL等纷纷将该标准纳入其认证体系。但由于该标准引用全新的安全理念,自身也在不断完善和修订。2018年10月,更加完善的IEC 62368-1:2018 正式出台并得到各国和业界普遍认同。
针对IEC 62368-1的不断完善和修订,2018年6月15日,欧盟委员会将其相应的技术法规生效日期修改为2020年12月20日。之后,美国也将其相关法规生效日期从2019年6月20日延期至2020年2月20日。
不得不说的合理诉求
正当业界普遍认定2020年12月20日是IEC 62368-1在各国和地区落地的截止日期时,2018年8月27日,以色列发布《SI62368音频视频、信息和通信技术设备第1部分-安全要求》,并定于2019 年6月20日正式实施。与同样采用国际标准IEC 62368- 1:2014的欧美国家相比,以色列提前了18个月实施。
由于过渡期相对较短,我国企业不仅难以确保产品合规,同时也会因全球市场技术标准的不同步增加生产经营负担。对此,深圳海关高度重视,在海关总署国际合作司的指导下,组织研究解读,研判新规影响。据评估,我国对以色列出口的7大类约40亿元信息通讯设备将受到影响。
深圳海关派员历时3个月赴多家信息通讯设备出口制造企业走访调研,发现ICT行业内已认可IEC 62368-1:2014,并按照该标准逐步推进合规整改,但以色列突然发布新标准却打乱了企业的技术升级计划。此外,企业反映“由于该生效日期早于欧美等其他地区18个月,加之IEC 62368-1:2018已于2018年10月4日正式发布,若以色列继续跟随新的IEC标准更新技术要求,企业将不得不在短期内继续重复整改,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基于企业核心诉求,深圳海关按照 WTO 规则,对以色列新强制性标准进行通报评议,提出评议意见“建议延长强制性标准 SI 62368第1部分的生效日期至2020年12月20日”。2018年10月22日,深圳海关评议意见获海关总署采纳并通过总署国际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正式通报以色列。
应对壁垒永远在路上
2018年11月,以色列通报表示“完全接受中国海关提出的评议意见”,并在2018年11月22日发布G/TBT/N/ISR/1024勘误通报,《SI 62368音频视频、信息和通信技术设备第1部分-安全要求》自2020年12月20日生效。18个月的延期,为我国企业赢得了喘息之机。
当前,全球5G竞争日益激烈,发达国家正谋求采用技术等非贸易手段阻碍中国ICT产业发展,我国信息通讯产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对此,深圳海关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
——持续跟踪预警国外技贸措施动态。据WTO/TBT年报显示 ,近年来全球TBT通报数量快速增长。2018年通报达3065件,同比增长18.8%。深圳海关将持续跟踪国外ICT技术性贸易措施实施动态,做好国外ICT技术准入风险预警。
——加强欧美技贸措施合规应对工作。欧美的技术法规、标准是国际市场技术准入的风向标,部分国家会直接采用或对标执行。据统计,2018年,欧盟发布TBT通报115件,美国发布TBT通报 276件。深圳海关将加强对欧美新规解读,合理运用WTO规则,组织开展通报评议及特别贸易关注议题征集上报。
——强化技贸措施企业公共服务。发挥“信息通讯产业技术性贸易措施国际研讨会”对外合作交流作用,通过拓宽、畅通企业与贸易国家间市场技术准入交流渠道,进一步优化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软环境。(刘海岳)